大暑 • 古诗词赏析
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北半球在每年7月22-24日之间,南半球在每年1月20-21日之间,太阳位于黄经120°。大暑期间,汉族民间有饮伏茶,晒伏姜,烧伏香等习俗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"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"其气候特征是:"斗指丙为大暑,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"大暑节气正值"三伏天"里的"中伏"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最高,农作物生长最快,同时,很多地区的旱、涝、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。
大暑 • 古诗词赏析
《暑旱苦热》
宋 王令
清风无力屠得热,落日着翅飞上山。
人固已惧江海竭,天岂不惜河汉干?
昆仑之高有积雪,蓬莱之远常遗寒。
不能手提天下往,何忍身去游其间。
赏析:青谷
《吟苦热,只叹苍生而泪垂》
王令(1032—1059)这首诗因苦热而发,表现诗人对天下人苦热的关切。 劈头一句“清风无力屠得热”,就凸显了想象瑰奇的诗风!难怪刘克庄称其诗“骨气老苍,识度高远”。
他的诗因发抒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,显示其博大胸襟而深受后人称赞,已无需我多赘一言。但我还是禁不住感叹,一个毕生不应举、不做官,为温饱而四处奔波的底层百姓,一个五岁时父母即相继离世,唯一的姐姐出嫁,他遂成孤儿而仅活28岁就在贫病交加中离世的苦命人,怎会有乐以天下、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呢?即如这首诗中,诗人想终年积雪的昆仑山上还有清凉去处,遥远飘渺的蓬莱仙岛还有消暑海风,但自恨不能拯天下人脱离火坑,也不能独自一人为避苦热而去清凉界“独游其间”。这叫“感同身受”。
忽然想到,每如眼下酷暑时节,有钱财的显赫富人,有权势的达官贵人,他们看不见身边周围的穷人?他们不都早早地迅如风、趋如潮般地蜂拥向世界各处的避暑山庄、消夏乐园、逍遥胜地“乐游其间”了?
王令当年感于“尝闻尔人中,贵贱等第殊”,权贵们“开口有福威,颐指转赏诛;四海应呼吸,千里随卷舒”,而穷困者“贫者无室庐,父子一席居。贱者饿无食,妻子相对吁。”这状况现今又变得如何?数据说,世界20%的人口消耗了80%的地球资源,有10亿人饱受饥饿。
呜呼,仍是王令《梦蝗》诗云:“贵贱虽云异,其类同一初。此固人食人,尔责反舍且!” 昔年鲁迅曾翻出过 “吃人”二字,而读古诗的今人,苦夏吟苦热,除“叹苍生而泪垂”,又能如何?
摄影:海阔天空yd
《消暑诗》
白居易(唐)
何以消烦暑,端坐一院中。
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
散热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
此时身自保,难更与人同。
赏析:雅丽
《暑日》
晴天白日
微风蝉鸣
树下
看云
看绿
看景
三伏之城
夜色人语
看月
看星
看你
摄影:渐入佳境
《苏幕遮•燎沈香 》
北宋 周邦彦
燎沈香,消溽暑。鸟雀呼晴,侵晓窥檐语。叶上初阳干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
故乡遥,何日去?家住吴门,久作长安旅。五月渔郎相忆否?小楫轻舟,梦入芙蓉浦。
赏析:颜如
周美成素有“词家之冠”或“词中老杜”之称,是公认负有“一代词名”的词人,在宋代影响甚大,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,开南宋姜夔、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。其作品格律谨严,语言精雅,长调尤善铺叙,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。
然而诗人身处北宋末年,国力衰弱,内忧外困,上位昏庸,下多抗争,外敌犯境:周邦彦死前一年,方腊起义;死后六年,宋徽宗被俘,北宋沦亡。因此周美成的作品中在花间悠游当中,总透露出一些沉郁哀伤的基调,通过精致的忧郁,使敏感的心灵获得一种微妙的安抚愉悦。
清人周济《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•附录》评此篇上阕云:“若有意,若无意,使人神眩。”描写由室内到室外,移步换景,极有章法。“叶上初阳干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”是周邦彦传世的名句之一。此词传神地描摹出了夏日雨后初晴,香雾缭绕,鸟语间关,池塘荷叶水面迎风挺立,疏朗秀拔的风姿。
下阙则由景及情,表达了诗人客居汴京,见到类似故乡风荷景物,抒发惆怅清浅的梦中思乡之情。吴门,原指吴都阊门,即今苏州阊门,此处泛指江浙一带。长安,是西汉和唐朝两代的首都,此处代指词人所在地北宋都城汴京。人在旅途,客居他乡。“久作长安旅”的“久”字透露出对客居汴京的厌倦。
“五月渔郎相忆否”?此问有些近似“儿童相见不相识”,分明是自己思乡,却问故人是否还记得自己。末句“梦入芙蓉浦”的“梦”字,已将刻骨相思,和盘托出。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边说,你不在身边时,无论我看到什么,听到什么,总会兜几个圈,想到你。我想,大概思念到极致,就是觉得这世上的一花一木,一草一树,睡里梦里,醒时醉时,都和你有关罢
摄影:飘萍国度
《 大暑 》
曾几(宋 )
赤日几时过,清风无处寻。
经书聊枕籍,瓜李漫浮沉。
兰若静复静,茅茨深又深。
炎蒸乃如许,那更惜分阴。
赏析:幽月青痕
炎炎夏日,绿树成荫,林间蝉鸣,道是一番别样风情。少时夏日多情趣,嬉水捕蝉,即是骄阳如火,少年自有其乐并不会有烈日灼心的烦。时过境迁,容颜经不住岁月的漂染,暑天也有了火炉的趣谈,若能将庄周梦蝶实现,那又会是怎样的洞天?
清茶一杯,神驰山水间,偷得片刻清闲,不为浮名牵绊,纵无凉风相伴亦惬意热风迎面,时事皆变幻,晚间自有星月映入眼帘,得以舒怀。且不予风云交谈,向内寻得禅语一半,任由浮沉行于世间,心静若兰,自得清风入怀。炎炎夏日不过如此,岂能撼我对于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珍爱!
摄影:雨中小曲
《夏日登车盖亭》
蔡确(宋 )
纸屏石枕竹方床,
手倦抛书午梦长。
睡起莞然成独笑,
数声渔笛在沧浪。
赏析:梅青
蔡确为宋臣,少有才,不拘小节,后被贬而卒。单从诗中一个"抛"字这个动词--抛书,可见他的洒脱。
这里绝大多数的词语,都是说周围之景,诗人所在的氛围。诗写在被贬的日子里,但是气氛相当明快,闲适,意境悠远,独守一院而无孤独意味。
醉醒或者睡醒,宋诗文中多见:夜饮东坡醒复醉(苏轼),今宵酒醒何处(柳永),醉别西楼酒不记(晏几道),醉翁之意不在酒(欧阳修)等,都有沉重和惆怅,牢骚而无法忘情。
此君夏日小睡,醒来莞尔一笑,意在沧浪,可谓琴心剑胆,侠气斐然。或为魏晋遗风,俨然古龙书中之享受孤独自得其乐的世外之人。
摄影:我们是朋友
《六月十八日夜大暑》
司马光(宋)
老柳蜩螗噪,荒庭熠燿流。
人情正苦暑,物怎已惊秋。
月下濯寒水,风前梳白头。
如何夜半客,束带谒公侯。
赏析:白岚
《大暑这一天》
盛夏,最热的天气。
这个七月,赤日炎炎。
诗人写下暑热中的心情与事物。
我在读诗时,会意诗中的画面:老柳,荒庭,人情,寒水,白头,夜半,拜见。
傍晚,最亮的光已经走在街边,离得最远的那一头和那一头。
有几只蝙蝠的暗影也在天蓝前的晚霞中飞着,云白、霞桔、有淡风。
这个七月,又是一个七月的尾声,有没有让你内心可以触动的欢乐,可以让你流下泪的瞬间?
我在诗中停了下来,停了很久,没有想大暑之后慢慢秋天开始惊醒,不久月光将洗寒水,诗人平生的苦楚退去而自得清凉。
摄影:黎明的酒杯
《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》
岑参(唐)
火山六月应更热,赤亭道口行人绝。
知君惯度祁连城,岂能愁见轮台月。
脱鞍暂入酒家垆,送君万里西击胡。
功名祗向马上取,真是英雄一丈夫。
赏析:圣诞节
盛唐气象万千,各个阶层都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,唐朝文人以诗歌兼济天下,抒发建功立业的情怀,这首边塞诗就充分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气质和情怀。
场景在送别之中,诗人仿佛亲临边塞,或者也许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,六月天暑气连连,炎炎酷热,可能连石头都会烤化,诗人对出征的将军说,路途遥遥,地方艰难,条件如此艰苦,你要有思想准备奥。祁连城、轮台月都是西域特定的场景,但也展现边塞的苍凉、壮阔,此情此景诗人为将军饯行,就有了特定的意义,最后诗人盛赞将军的英勇气概。
附一首小诗:
汉家烟霞风尘绝,烽火边城暑连天。
狂沙西略战金甲,功名自古马背来。
摄影:渐入佳境
《永遇乐》
苏轼(宋)
明月如霜,好风如水,清景无限。曲港跳鱼,圆荷泻露,寂寞无人见。紞如三鼓,铿然一叶,黯黯梦云惊断。夜茫茫,重寻无处,觉来小园行遍。
天涯倦客,山中归路,望断故园心眼。燕子楼空,佳人何在,空锁楼中燕。古今如梦,何曾梦觉,但有旧欢新怨。异时对,黄楼夜景,为余浩叹。
赏析:全浩
大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,太阳到达黄经120°时。大暑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,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。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腐草为萤;二候土润溽暑;三候大雨时行。” 《黄帝内经》的五行把夏季又多出一个“长夏”,对应的五行是“土“、“思”、“甘”。
苏东坡的这首词,开始激活了视觉、触觉和听觉,然后思想在声响与静谧、舒畅与失落、梦境与现实、过去和未来、旧爱与新怨、爱情与政绩、归隐与仕途、故园与彭城间……振荡交织,让这矛盾的两端感受都得以放大加强了,所以读起来触动很深。
夜晚是一只蓝眼睛的黑色猫,只有夏季才是最适合抚摸它的手。夜晚,平静的表象下却涌动着更多的生命。好像雨后河边草地的萤火虫,很多个梦也一闪一闪地亮了出来。著名的梦有莎士比亚的《仲夏夜之梦》,还有汤显祖的《牡丹亭 游园惊梦》,苏轼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据词前小序:“彭城夜宿燕子楼,梦盼盼,因作此词。”亦可知是一首记梦词。
苏轼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孤寂之感。我最喜欢“铿然一叶”四字,用一片叶子落地的声音来对比夜晚的安静,它又是惊断了美梦罪魁,还是顿悟的契机,真是别致,果然才华卓绝。
苏轼由个人的“风月”开始,飞跃升华到了人类历史和哲理的高度。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苏先生在梦觉黯然后,似乎生出这般超越古今时间,出离现世俗尘的非凡觉悟来。他将景、情、理熔于一炉,我作为一个读者,真想也借着一个梦对苏先生说,“后来的确有人对您浩叹了!”
摄影:秋亭
《萤》
徐夤(唐)
月坠西楼夜影空,透帘穿幕达房栊。
流光堪在珠玑列,为火不生榆柳中。
一一照通黄卷字,轻轻化出绿芜丛。
欲知应候何时节,六月初迎大暑风。
赏析:雨霁阳光
《识趣安贫》
只在茶间闲语,实非有意为难。
这里说一个挺有趣的文人-徐夤,名字与唐寅有些相近,个人感觉诗文也有些相像,不过人生经历倒是大行径庭。恰如其《人生几何赋》所言“生则浮萍,死则流水。”可惜生在战乱,后无忧而垂钓。
说他有趣,如科考,自己写“途穷怜抱疾,世乱耻登科”,实则屡考不第,45岁中得进士,61岁高得状元,应算是考了多半生吧,便是文人的“言不由衷”的有趣。
如仕途,跟着大名鼎鼎的王审知时,觉得人家不够礼贤下士,转身便走;又幸运地被王延彬请出山,结为布衣交;想来王审知出身盗贼,王延彬好善礼佛,也算是文人的“知己”择取吧。所以,我说的有趣,便是文人的有趣了。重在识趣。虽说“青春不驻堪垂泪,红艳已空犹倚栏”,却又善于发现生活乐趣、内心自在,“醉乡路与乾坤隔,岂信人间有利名”,“何人买我安贫趣,百万黄金未可论。”文人之可爱、可师。
月落星舞,莹莹亮光穿过帘幕,珠玉一样温润,便是这不用钻取的美妙萤火了。它们那么惹人怜爱,映照着黄纸黑字的书籍,描摹着绿意盎然的草丛。要想遇见他们也不难,便在这六月大暑的丝丝凉风里。
摄影:黎明的酒杯
古诗词赏析精彩推荐,点击阅读
摄影与诗歌 我们用文艺对抗生活的平庸与琐碎
摄影·诗歌·艺术·电影·音乐 | 微信·zzw-1028
主 编: 黎明的酒杯(ID:zzw4605077)
采编:phoebe、摄影:网络
2017.06.20
版权说明:赏析为本号诗人创作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、作者和摄影与诗歌公众号。